咨询热线
137-9026-2039日期:2018-10-29 15:57:01 人气:
对于电缆制造厂家而言,中压交联电缆局部放电超标定位及故障点的查找一直是一件很费时费力的工作。因为现在的局部放电检测系统都配备有超标定位仪器。定位采用行波法原理进行。这种定位手段,对于超过电缆端头约50米长度后的放电故障点,如果波形能够被采集到,且信号较强,利用采集到的前三个波形能很快确定故障位置,电缆经过复绕,在故障点处开剥仔细查找切割,二次复检确认,都能很快找到故障位置并查清故障原因。但行波法对于靠近电缆端头附近的故障点,存在定位盲区,通过定位只能确定局放故障点在电缆端头附近,但在那一端头,距端头多少米,通过一次定位时不能够确定的,需要两次或多次检测才能确定故障位置。
根据比较经典局放测试经验,位于电缆端头附近的局放超标故障点,对于长度较短的电缆而言,靠近电缆近端(连接高压引线的那一端)放电采集到的波形其第二个波形的峰值要高于第一个波形的峰值。靠近电缆远端(未连接高压引线的那一端)放电采集到的波形其第二个波形的峰值要低于第一个波形的峰值。有时为了确认测试的准确性,需要不断更换近端远端,反复测量比较确认。通过二次测量,可确定电缆局放超标故障点位于电缆的那一个端头附近。要确定故障点的精确位置,可再利用终端连接法进行三次定位,
电缆一旦端头附近出现局部放电超标现象后,查找故障点的实际过程其实是很费时费力的,而且有时为了寻找电缆故障位置,可能会造成大量的设备试验时间被占据,造成交检产品的积压。严重影响了生产进度。由于交联电缆局部放电定位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精确定点的方式。同时电缆端部附近发生局部放电后进行连接定位后,误差较大。由此造成电缆在实际复绕过程电缆端部的实际切割浪费量和试验强度还是相当大的。
多次定位过程遇到的一种情况必须注意:有时可能在电缆连续多次定位过程施加电压后,由于空间电荷的累加效应,电缆故障位置的放电会减弱和暂时熄灭。造成电缆定位过程根本采集不到波形,导致定位工作无法继续开展。这种情况下只好将电缆再静放一段时间,等待局部放电超标信号再现后进行四次甚至更多次定位。
上一篇:电缆爆炸起火的原理
Copyright © 2018 东莞市粤振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备案号:粤ICP备13048700号